发布时间:2023-08-10 16:31:04 | 917教育网
想要了解一所高校,首先需要从院校简介开始,院校简介中通常包含该院校的办学层次、院校历史、招生院系专业、师资力量、教学环境、院校位置等相关信息。
想要报考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或者想要了解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的各位考生及家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的相关情况,以下是为各位考生整理的关于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简介的相关信息,供大家查阅参考。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管理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下辖安徽省工业工程设计院(安徽省医药工程设计院)和安徽省国防科技情报所。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和安徽省军工保密教育培训基地。学校坐落于国家级园林城市---六安市主城区,与六安市人民政府隔路相望,现有在校生7000余人。
学校教学部门设有机械技术学院等8个教学系部,开办专业37个,现有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学校建有3万余平方米的实习实训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现有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和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学校先后与安徽军工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长虹模塑有限公司、武汉汇众聚成科技有限公司、中航国铁教育集团等近20家省内外高端企业牵手合作,建立了定向班、冠名班,校企携手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职教理念为引领,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上共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188个,其中国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7个;2016年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上获得三等奖以上112个,其中国赛获特等奖1个、金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省级比赛获得金奖与一等奖16个、二等奖37个、三等奖35个。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开展的全国高校学生对学校满意度(综合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生活满意度)调查中,学校位列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学校是安徽省文明单位、六安市文明单位,学校食堂是“六安市餐饮示范单位”和“安徽省高校餐饮行业先进集体”。学校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职院校。
一、学校简介
安徽科技学院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本科教育,2005年更名安徽科技学院,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开始研究生教育,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占地2000余亩,拥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现有14个二级学院,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0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优势农科和新兴工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2021年,种子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两个专业分别进入普通高校提前批次和第一批次招生。学校以建设现代化全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形成“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着力培养“一厚四强”和“四能”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7226人,已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1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建有5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6个专业群实验中心和7个学科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9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一流(品牌)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特色专业1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7万册,电子图书128万册。
师资,详情见院校官网公布>>。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5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71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0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6项;获批专利1098项,其中发明专利268项,连续多年稳居省内高校前十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近600余项。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先后与美国、韩国、德国和台湾地区等26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二、培养目标、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习方式:全日制。
修业年限:3年,最长不超过5年。 917教育网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